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多学科术语翻译研究专题论坛成功举办

  • 日期:2020-11-25
  • 40881

      2020年11月21日,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语言、文学与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多学科术语翻译研究专题论坛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语言、文学与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承办。本次会议特邀著名科学家和翻译研究专家做主旨发言,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界对术语及其翻译的认知,推动标准化程度进程,促进术语研究对接时代发展,推进中国学术话语权建设。本次论坛共设五场主旨发言和一场云端圆桌论坛。

      21日上午9点,大会正式开始。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主任高原教授致欢迎辞,并介绍了国科大科教融合的学科优势和外语系的发展历程。开幕式结束前,各位专家学者打开摄像头,完成了疫情期间特殊的“云同框”。

“云同框”环节

图片:刘文彬

主旨发言一

       开幕式之后,四川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王仁强教授首先做了题为“汉英词典医学条目微观结构表征的问题与对策”的主旨发言。王教授首先分析了为何要进行这类研究。随后引证分析了汉英词典医学条目微观结构表征存在的三个问题,分别是1.汉语医学条目词类判断存在的问题;2.词目(义项)翻译存在的问题;3.词类标注与配例不一致,并运用汉英词典中“瘫痪”和“治疗”两个语义域34个词条为例进行了透彻的分析。随后王教授给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即应当摆脱汉语术语词类问题的理论以及方法论误区。在结语中,王教授提出,从词典学、功能语言学、术语学和翻译学等视角来看,现有汉英词典在医学条目的微观结构表征上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种困境是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困境的真实写照。我们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提高理论认识,改进研究方法,才能真正解决汉英词典在术语条目编纂上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服务广大词典用户。

 

王仁强教授发言

图文来源:刘可欣

主旨发言二

      陕西中医药大学李永安教授作了题为“中医名词术语翻译:中医国际形象的翻译策略研究”的主旨发言。首先,李教授阐述了中医语言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即阴阳学说构成了中医学的辩证法思想、五行学说提供了中医学的方法论、宗教,特别是儒家、道教、佛教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而中医语言具有高度文学化的特点,即广泛应用文学修辞、四字成句、四字成词。随后,李教授探讨了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策略,呼吁翻译界在翻译中淡化中医“崇古”的传统文化心理、杜绝译名中的语言错误、科学地把握中医文化翻译、科学地输出中医文化、科学地看待中医、科学地翻译中医。李教授强调了翻译在传播中医与中国文化方面的重要性,中医对外传播面临着学科、语言、文化三方面的劣势,更需要我们科学地翻译中医。李教授还举例阐释了两套中医标准化译名中的英语语法问题和英语用词问题,并在提问环节中,呼吁政府、学术界及翻译界人士克服两套中医标准化译名的缺陷与不足,编写出一套更高质量的中医标准化译名。

李永安教授发言

图文来源:杨瑞锋

云端圆桌论坛

      在云端圆桌论坛环节,本次会议邀请到了两位科学家和参会人员一同探讨术语翻译。这两位科学家分别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韩兴国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的姬扬研究员。首先,两位研究员分享了各自工作中的翻译经历和感想。韩兴国研究员提到了在日常文献阅读及国内外学者交流中翻译的重要性,认为应该通过日常积累来建立学科语料库助力植物学翻译,以此来解决目前对专业学科词典的需求问题。姬扬研究员指出,在专业学科翻译中应当克服完美主义并学会妥协,尽力而为来达到主要目的。接下来,两位研究员分别就翻译出版、科技科普读物翻译、专业术语翻译、科技类文本翻译主体和潜在科技翻译人员应注意的问题分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韩兴国研究员谈到,目前的翻译出版分工体系不健全对科技翻译文本的出版造成了一定障碍,投入到其中的资源比较有限,在实际应用领域还存在误译延用的问题。因此,他倡导通过科研人员与外语人才合作和科技翻译专项项目建设来改善现状。从译者角度来说,韩兴国研究员提出要根据不同文本选择不同的专业人员进行翻译,适当调整合作角色重心,译者需要做好应对重重困境的充分准备。随后,姬扬研究员也针对以上几个方面发表了看法。他提到,当前的科技翻译著作数量较少的原因在于出版行业的发展变化使得版权和投资方面的困难增多。科普读物翻译人员应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兼顾读者角度完成译文。由于对于专业术语的翻译一旦固定就难以更改,因此译者须小心谨慎。知识、经验及译员是科技翻译主体应具备的条件,若没有做好译前准备切忌仓促动手翻译。译者对自己的译文要足够熟悉,译文的复读和复译是必要环节。同时,一定的设备支撑也必不可少。最后,针对听众提出的问题,研究员也给予了精彩详细的在线解答。

云端圆桌论坛

图片 :刘文彬 文字:张晶

主旨发言三

       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崔启亮副教授做了题为“翻译实践中的全程术语技术与工具”的发言。开篇他强调了术语翻译除了依靠人工翻译,还要重视翻译技术和翻译工具,两者有机结合可提高术语翻译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他提出翻译实践中全流程术语管理,即译前术语管理技术、译中术语管理技术、译后术语管理技术。在整个发言过程中,崔启亮副教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真实的翻译项目为例向大家展示了如何做到全流程的翻译技术管理。首先,崔老师指出,译前术语管理技术涉及术语识别与提取、术语格式转换、术语标注。术语识别与提取除了传统的人工提取,也可借助语帆术语宝、Transmate、SDL MultiTerm Extract等工具;在术语格式转换方面,因为译者会拿到不同格式的术语文件,包括Excel、Word、SDLTB、DVTDB、TBX等,所以可以用glossary converter实现术语文件格式的转换;随后,崔老师谈到译中术语管理技术,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可以在项目中设置术语、自动检索和提示术语、增加术语。接下来,崔老师讲到译后术语管理技术,涉及质量保证(可用ApSIC Xbench做术语一致性检查)、术语合并、术语格式转换、术语备份。最后,崔老师总结道:要注重翻译术语全流程管理,做好客户方与服务方的密切交流,注意术语专家与术语管理工具的结合。

崔启亮教授发言

图文来源:王鹏

主旨发言四

       来自南京大学的刘润泽博士做了题为“绘制中国学术话语的‘基因图谱’——人文社科术语库构建方法论创新”的发言。该发言从生物学角度思考人文社科术语库创新方法。首先,刘润泽博士从学术话语“基因”的概念隐喻入手,将基因与术语做比较,从物质性、信息性和功能性三个角度阐释术语与基因的可比性。继而阐述了学术话语“基因图谱”绘制的路径隐喻。由于中国人文社科领域中的术语实践具有特殊的历史复杂性、类型复杂性与应用复杂性,学术话语也可以遵循基因图谱的三大图谱类型即遗传图谱、物理图谱和转录图谱进行适应性改造。刘润泽博士提出,我们可以开展术语条目系统收集、术语本体信息分析与术语翻译信息描写。总之,我们要重视新文科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并开展研究型建库实践。

刘润泽博士发言

图片 :刘文彬 文字:孔玉婷

主旨发言五

     南京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刘性峰副教授做了题为“中国古代科技术语的特点及英译”的主旨演讲。刘老师结合中国古代科技、中国科技典籍、中国古代科技术语,以及中国古代科技术语英译实践与研究的现状,探讨了该研究的必要性。接着,刘老师结合《考工记》《黄帝内经·素问》《天工开物》《救荒本草》《神农本草经》等科技典籍,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中国古代科技术语的特点。以此为基础,该研究重点探讨了中国古代科技术语的英译方法。为了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刘老师提出一些建议,例如,提高术语意识、倡导跨学科视阈、编纂专业术语双语词典,构建双语(多语)语料库等。最后,刘老师总结到:中国古代科技术语英译本质上是中国古代科技术语在英语语言文化及其科技知识体系中的二次命名,既要如实呈现原术语的特点,又要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

刘性峰教授发言

图文来源:汪彦萌

闭幕式

     精彩的五场主旨发言和圆桌论坛结束后,高原教授主持了闭幕式,对各位发言人及与会嘉宾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在论坛上,我看到科技工作者和文字工作者的碰撞,看到理论和技术的沟通,看到概念和数据的交叉,看到思想和情怀的交融”。在此次大会中,各位专家学者齐聚云端,共话术语翻译,观点鲜明,视域开阔,极具现实指导意义,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统稿:张乐;记录:刘可欣、杨瑞锋、张晶、王鹏、孔玉婷、汪彦萌;图片:刘文彬、刘可欣、杨瑞锋、王鹏、汪彦萌;审校:孙丽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