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发展历程

  • 日期:2016-05-16
  • 20132

作者:韩建平,李斌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成立于1980 .庆祝大会于该年10 6 日至11 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时值“文革”结束不久, 全中国重新雄心勃勃地开始了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肩负着“总结国内外科技发展经验”重任的科技史研究, 被寄予厚望.在这种大的社会变革时期, 科学技术史学会的成立, 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 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新闻出版方面的一百五十余所单位的二百七十多位专职和非专职的科技史学者参加了会议.该次大会成为1956 年全国自然科学史学术讨论会以来科技史界的第一次盛大集会.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自成立以来, 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作为全国性科技史工作的群众团体, 其会员主要为全国各地大中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师、学者和研究生.学会成立初始, 有会员二百余人.一段时期会员人数曾上升到700 人的规模.在大部分年份, 会员人数大体维持在500 人左右.在各类全国性学会中, 本学会属于规模较小的学会.随着近几年科技史教育建制化在中国的发展, 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学者和关注科技史的人士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 共同推动科技史事业在中国的发展.

科学技术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交叉产生的学科.本学会会员虽然大部分是理、工、农、医科出身, 但也有一部分来自历史、哲学和考古等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界.科学技术在人类文明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她不仅门类丰富, 而且在时间、空间分布上有着非常大的跨度, 这使得学者们在很大程度上穷其一生的精力也只能做某一方面的专家.这种学科特征带给学会组织上的一个结果, 是本学会下设的面向不同专业领域的分支机构较多.目前, 本学会下属15 个分支机构, 分别是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地学史、生物学史、农学史、医学史、技术史、金属史、建筑史、综合史、地方科技史志、少数民族科技史等14 个专业委员会和1 个传统工艺研究分会.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4 年左右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商讨学会发展大计, 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负责在闭会期间执行大会决议.到目前为止, 学会已产生七届理事会, 理事长分别由钱临照、柯俊、卢嘉锡、席泽宗、路甬祥和刘钝担任.学会办公室下设秘书长和行政人员各一人, 均为兼职, 与大多数学会具有两名专职人员的情况相比, 本学会是最为精兵简政的一个全国性学会.

本学会的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学会管理和学术、科普活动的组织上, 本学会一直得到科协的指导和经费上的资助.新中国成立后,学会的发展受到计划体制的影响, 大都靠挂在相关单位, 成为中国各类学会的特色.本学会自成立伊始, 即靠挂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在办公设施和经费方面, 得到该所大力的支持.在国际组织方面, 20世纪50 年代中叶, 我国已成为国际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联合会科学史分会的成员国, 后因“文革”干扰而与该组织中断了联系.到了80 年代中叶,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重新以成员国身份加入了该组织.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组织科技史界的学术会议.本学会和下属分支机构每年都要召开若干学术会议, 成为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之一.其中, 由学会和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青年科技史学术研讨会, 已连续召开了若干届, 赢得学界广泛的好评, 成为学会组织的精品会议.学会和下属分支机构还不定期地开展一些科学普及活动, 增进公众对科学的认知.本学会和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科技史杂志》(原名《中国科技史料》)和《自然科学史研究》两种学术刊物, 已成为国家核心期刊.

2004 , 是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发生重要变化的一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于2004 8 2 日至3 日在哈尔滨召开.会议通过第六届理事会提交的工作报告、关于修改章程的报告和财务报告, 选举出新一届理事56 .其中刘钝任理事长, 朱清时、江晓原、曹幸穗、廖育群、吴国盛任副理事长, 韩健平任学会秘书长.新一届学会负责人分别发表讲话, 表示要积极为广大会员服务, 推动科学史事业在中国的发展.关于新一届学会的工作, 刘钝理事长等表示要尽快改版学会网站, 加强会员与学会的联系, 同时, 把网站建设成为科学史界发布学术资讯的平台.学会还将致力于提升科学史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 努力使其成为教育部指定的高校必修课目, 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沟通作出贡献.大会还通过决议, 授予柯俊、席泽宗、路甬祥为名誉会员.

2004 11 月学会网站开通, 域名为ht tp//ww w .cshst .o rg .cn .在吸取各方意见后, 又于20053 , 对网站进行了重新设计.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会员分布在全国各地, 学会的服务、组织与管理工作, 传统上主要是通过公文联络的方式进行的.此外, 学会下属各分支机构也往往利用召开学术会议的机会进行一些会员组织与管理工作.上述管理方式效果并不理想.学会新网站的创建, 将日益发展的网络技术引入学会管理, 加强了学会与会员的沟通, 为高效地做好学会的服务与组织工作提供了条件.目前, 全国各地的会员和对科技史感兴趣的人士均可通过网站迅捷地进行注册, 将自己的资讯在会员社区公布.学会办公室利用学会档案等, 编辑了学界同仁名录,收入全国近千名学者的资讯.会员可通过访问该数据库, 轻松地与全国各地学者进行交流.另外, 网站还即时发布学会和下设分支机构的学术、科普活动和工作动态, 使会员和学界能即时了解学会的相关情况.

交纳会费是会员的义务, 会员由此也获取相关的权利, 同时有助于形成会员监督学会管理工作的意识, 促进学会的良性发展.长期以来, 一些全国性学会都不直接向会员收取会费, 而将该权利下放给分支机构.各分支机构在收取会费方面也要求不一, 一些分支机构甚至不收取会费.会员不履行交纳会费的义务, 也就不太过问自身的权利, 更缺乏监督学会管理的意识, 学会因此而缺乏活力.科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要求各全国性学会改革以往的收取会费制度, 直接向会员收取会费.本届学会依据科协的会费改革精神, 开始要求会员直接向学会交纳会费.会员的会费情况在学会网站会员数据库可直接得到反映, 方便了学会这方面工作的开展.

在过去的一年里, 学会召开了国际中国科技史会议、数学史和少数民族科学史方面的会议.2004 85 日至7 , 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十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在哈尔滨举行.会议主题是“多元视野下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 与会海内外学者130 , 提交论文一百余篇, 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2004 4 8 日至11 , 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数学会和湖州师范学院主办的“秦九韶学术研讨会”在湖州召开.与会国内外学者八十余人, 收到论文约30 , 大会报告11 .秦九韶是中国传统数学最后一个高潮宋元数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关于同余式解法的大衍总数术和高次方程数值解法的正负开方术, 超前其他文化传统数百年.本次会议讨论了秦九韶精神生活及其他数学史问题.

2004 8 12 日至13 , 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和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会议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会议主题是藏族的传统文化和藏族科技史.与会海内外学者50 , 提交论文五十余篇, 内容涉及藏族天文历算、医药学、传统工艺、雕版印刷、造纸技术等.

学会分支机构也举办了一些相关的学术会议.2004 4 5 6 日在清华大学图书馆举行第八届全国技术史学术研讨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联络机械史分会、航空史研究会、传统工艺研究分会、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分会等专史研究学术组织, 共同举办了该次会议.与会学者六十余位, 提交论文四十余篇.同时进行专业委员会换届, 吸收了代表不同学科方向和主要地区(包括台湾地区)的专家参加委员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还创建了技术史网页, 编辑《技术史通讯》,协助编辑《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技术史栏目等.

2004 7 25 29 , 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和综合史专业委员会在上海召开“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综合史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卢鹤绂诞辰90 周年纪念会” , 来自全国各地的六十余位物理学史研究者和教师出席了本次会议.7 26 日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卢鹤绂诞辰90 周年纪念会” , 出席会议人员约400 .

2005 年是爱因斯坦相对论发表的100 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纪念这位深刻影响人类历史的伟大物理学家, 同时也为了重新燃起公众早已淡漠的对物理学的兴趣, 增进他们对物理学的了解, 特将此年命名为国际物理年.本学会接受科协学会部的委托, 撰写了“2005 年国际物理年纪念活动策划案” .同时, 在学会网站上开辟“国际物理年纪念网页” , 公布学会参与主办的学术研讨会及展览的相关资讯.它们分别是“作为科学偶像、公众人物和政治角色的爱因斯坦” 、“纪念狭义相对论100 周年特别论坛” 、“女性科学家与新学科的创立” 、“20 世纪的电子科学” 及“爱因斯坦展览”.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和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22 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将于2005 7 月在北京召开.大会的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当中.到目前为止已收到组织专题研讨会七十余份, 其中62 份经国际程序委员会批准后纳入大会节目单;来自6 个国家的8 位学者已接受大会邀请作大会主题报告.

2005 10 月中下旬,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将联合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 在安徽徽州共同主办第5 届中青年科技史学术研讨会.目前筹备工作已经启动, 在网站开通该次会议专页的同时, 还向近千余名学者发送了会议的书面通知.一些中青年学者已开始向学会提交论文.技术史专业委员会是学会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分支组织.该专业委员会将于2005 6 , 6 家科学技术史机构合作, 在北京组织“中青年技术史学术研讨班” .7 月中旬, 协助两家研究机构在大连组织“ 技术史与技术哲学研讨会” .此外, 它还将参与组织在台湾高雄科学与工艺博物馆举办的“中国传统农业机具与农业文明”展览

学会作为群众性团体, 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 都在积极寻求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也不例外.本学会将在新一届学会领导的带领下,深化学会的改革, 努力将学会办成科技史界及相关领域进行学术交流的主平台, 为会员提供更加切实而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