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语言、文学与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暨首届年会顺利召开

  • 日期:2020-10-29
  • 50840

      2020年10月18日,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语言、文学与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通过线下举办、线上直播的方式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语言、文学与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外语教学》杂志社协办。在当前“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本次会议特邀著名科学家和语言研究专家做主旨发言,旨在推动多学科的广泛交叉与深度融合,为语言、文学与科学的交流搭建共同协作的平台,从而促进具有丰富世界性知识和广袤学术视野的人才的培养。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语言、文学与科学的交叉与融合—机遇和发展”。

开幕式

    18日上午的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主任高原教授致欢迎辞,欢迎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王艳芬教授致辞,向莅临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并对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语言、文学与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了热烈的祝贺。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孙小淳教授致辞并宣布专委会成立。高原教授对理事会进行了简要介绍,宣读了理事会的人员构成。最后,各位专家学者打开摄像头,形成了疫情期间特殊的“云同框 ”。

王艳芬教授致辞

图片:曾锐

“云同框”环节

图片:徐天予

主旨发言部分

     随后进入了学术交流环节,大会共设九场主旨发言,其中四场于18日上午进行,五场安排在18日下午。

 

主旨发言一

    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孙小淳教授作了题为“架起沟通文学与科学的桥梁——科学与文学研究刍议”的发言。孙教授在报告最开始探讨了“为什么要建语言、文学与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的问题,并给出了四点理由:1. 这是学科发展的需要,是为了丰富科学技术史的内涵;2. 科学融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学来自人类生活。科学知识与科学思想在文学当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3. 科学的表达就是一种文学,科学文学的表达方式本身就值得研究; 4. 科学的想象与文学的想象是分不开的。孙教授梳理了前人对科学与文学关系的态度上的变化:从最初将两者置于一个对立状态,到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受到挑战后再度叩问科学史的使命,并提出把科学与人文联系起来。此外,孙教授还谈论到当前文学与科学研究的国际动态。孙教授提到,科学研究与文学研究存在多个连接点:1. 文学的想象与科学的思维紧密相连;2. 人文存在的危机与“新人文”的可能性,文学理论的充实需要科学知识的融入;3. 科学知识和思想在文学中的体现,文学与科学传播;4. 科幻文学是科学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幻想正在成为现实;5. 科学的书写;6. 文学作品研究与科学史研究进路的共同之处。最后,孙教授为今后的研究思路提供了横向和纵向的启发,并强调了三个关键词:创新性、批判性思维、跨学科研究。

孙小淳教授发言

图片:曾锐  文字:余青青

主旨发言二

    来自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的冯志伟教授作了题为“术语研究与科学进步”的报告。在报告最开头冯教授引用了两个观点,随后提出术语使常识科学化的观点,举了五个例子进行说明,并将对于语言、文字和术语的论述总结为一句话:“语言使人类区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区别于野蛮,术语使科学区别于常识。”冯教授接下来谈论了中国古代术语与翻译,提出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发现、发明及其推广应用都离不开相关术语的确立和运用。随后冯教授还提到科学家同术语间的关系、术语的标准化等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因为科学技术知识是通过术语来表达的,所以研究术语的术语学也将是非常重要的学科,术语学将成为知识工程的关键组成部分。”

冯志伟教授发言

图片:宋龙梅  文字:余青青

主旨发言三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韩兴国教授作了题为“植物名称的语言、文学与科学信息整合”的报告,从“为什么”“怎么做”“我做了什么”“下一步怎么做”这四个层次展开。韩教授提出植物命名工作的意义旨在知识传播及服务大众、文化传播及面向世界、学科交叉及规范文字三个方面。韩教授指出学界各方力量都可以加入到将地球上每一种植物与其拉丁文名称相对应的这项工作中去。韩教授自身就展开了与文学相结合的研究,研究古籍中出现的古代植物名称。韩教授还指出保证中国植物名字文化上的连续性需要文学、语言学和科学的合作才能实现,并以南天竹、芋、芦荟、金合欢、麦芽、浆果为例,说明了整合外文名称的重要性以及在植物字典编纂中表示中国各地区同一植物的不同名称的重要性。最后,韩教授教授展望了下一阶段研究方向,提出要借助跨域研究,将现有的20万字资料以及收集的上百种植物对应名称进行整合,早日出版植物字典。

韩兴国教授发言

图片/文字:马锐

主旨发言四

    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卫乃兴教授作了题为“变化了的世界本体与变化中的外语学科”的发言。报告主要分为五部分:世界本体的变化、知识创造及获取方式的变化、外语学科属性及外语人才知识构成、应变思路与策略以及结论部分。卫教授首先梳理了从波普尔的多元本体论“三个世界”理论开始科学家们提出的新的三元空间理论,并指出这些理论中语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世界观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语言学的学科变革,语言学也不再是单纯的人文现象,而是跨域问题。随后卫教授进一步分析了外语学科属性及外语人才知识构成,指出培养传统型的外语人才总是以语言为主,而对于“思想”的培养一直处于欠缺状态。对此问题卫教授提出了四种应变思路与策略:积极谋变求变、开放的知识和课程体系、交叉融合的发展策略、多样化策略。最后卫教授指出理工科大学应将文科与科学进行融合发展,语言类大学中则应该在外语发展中保持各有特色并实现资源共享。

卫乃兴教授发言

图片/文字:马锐

主旨发言五

    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苟利军教授作了题为“语言文学在科学发展和传播中的重要性”的发言。首先,苟利军教授提出天文学与人类几次文明的飞跃息息相关。苟教授不仅以《流浪地球》、《星际穿越》等为例,提到科学催化产生了包括科幻小说、科普书籍或者文章、科幻电影在内的文化新形式,还从自身创作科普文章、进行科普报告的经历中得出了以下几点经验:总体而言,故事性强或者文字表述清晰而且略带文采的内容更容易受大家喜欢,但同时故事或者文字的具体要求并没有一个特别的标准。同时,苟教授还提到因为西方科学发展相对较长,而国内科普文的创作还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应该多多引进国外优秀读物,通过学习提高我国的科普创作水平。最后,苟教授总结道,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语言文学是人类社会交往和情感表达的产物,科学是我们探索整个世界的产物,这两者之间在很大程度上是交融的。尽管科学本身对推动社会发展很重要,然而包括语言文学在内的人文学科对于科学发展和科学传播也可以起到催化的作用,且促进科学创新的同时,也可以影响个体的观念和行为。科学是骨架,而人文是肌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健康和谐的发展。

苟利军教授发言

图片:宋龙梅  文字:任仕琦

主旨发言六

    来自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文旭教授作了题为“语言演化的三个逻辑原则”的发言。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为开局,文教授提出,作为世间万物之一的人类语言,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近些年来,语言演化研究已经形成一门新的学科“演化语言学(evolutionary linguistics)”。接着,文教授提出本次发言最重要的语言演化的三大逻辑原则:变异原则、遗传原则和选择原则。在变异原则中,文教授以词汇变异和构式化为例,说明了语言的变异问题。在遗传原则中,文教授引用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一书中的理论,借此说明“自私的基因”理论不但很好地诠释了生物界中基因的排他性或利己性,也告诉我们物种优选的重要性。语言的遗传原则贯穿于语言系统的各个部分,世界上因为有语言,语言模因才能自我复制;语言中因有模因,所以语言才有生命。在选择原则中,文教授引用了新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观、麻将原理等,借此说明语言也是一种认知适应,是人们为了认知目的而对语言进行选择的结果。最后,文教授再次强调,语言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生物和自然现象,变异原则、遗传原则、选择原则就是语言演化的三大逻辑原则。

文旭教授发言

图片:宋龙梅  文字:任仕琦

主旨发言七

    上海外国语大学胡开宝教授作了题为“语言数据与外语学科研究”的发言。胡教授指出,现有的70%的语言数据更关注的是语言表达及特点,而对其功能作用的关注还不够,没有考虑到其他即时的语言数据,包括语言话语本身。胡教授提出我们在使用大数据的同时更要注意它的4V特点,即volume, variety, value and velocity。胡教授指出我们需要通过一些多模态语料库去解释语言和翻译,使外语研究更为科学、客观、理性。胡教授鞭辟入里地分析了如何利用语言数据、语料库来对语言学、翻译、文学、外语教育等进行研究。例如,除了做翻译史研究,我们还可以研究基于语言数据的翻译文本传播以了解国内外翻译技术的现状。而在文学研究领域中,则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文学作品。胡教授还提出了可以利用语言数据研究教师课堂的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效果之间的相关性来使外语课堂教育实现智能化、客观化。

胡开宝教授发言

图片/文字:王晓淅

主旨发言八

    北京外国语大学韩宝成教授作了题为“整体外语教育与外语学科发展”的主题报告。韩教授的发言分为三大部分:一、对外语学科的认识;二、何谓整体外语教育;三、整体外语教学案例。首先,韩宝成教授从狭义和广义上对外语学科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只有做好外语教育,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研究才能够做地更出色。随后,韩教授提出了整体外语教育这一理念,即不能忽视外语教育中任何一个方面,而应在从事语言教学及开展研究时全面审视、看待、设计课程。韩教授展示了清华大学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设的课程与现代教学科目在听说读写方面的不同,指出做好外语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要重视外语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内容。就此韩教授提出了整体教学观,阐释了应该如何看待教学以及教学活动是什么的问题。最后,韩教授提供了一些整体外语教学案例,如人大附中通州校区陈岚教授带着学生开展整体外语教学,对整本书进行连续性的学习,最后有的学生甚至能够创作出一整本书的作品。这一案例充分证明了整体外语教学这一理念的重要性。最后,韩教授再一次强调了外语学科发展中基础外语教育的重要性。

韩宝成教授发言

图片/文字:王晓淅

主旨发言九

    复旦大学蔡基刚教授作了题为“从科技英语到科技学科英语范式转移”的发言。蔡教授首先提纲挈领地指出了从科技英语到科技学科英语的这种范式转移旨在实现语言和科技、语言和科学之间的交叉,并指出科技英语作为一门课程虽然已在不少高校开设,但往往过于笼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而提出了一个科技英语的改革方向。蔡教授首先阐述了科技英语的界定、理解上的两种偏差(专业化与笼统化)以及当前国际上的做法,并基于这些分析给出了科技学科英语的根据。通过梳理国外学者Bernstein、Swales、Martin & White、Hyland等人关于科技英语这一话题的相关论述,蔡教授得出结论:科技英语必须从笼统的跨学科的科技英语向分门别类具体的科技学科英语教学范式转移和发展;科技英语作为一个大的语类或体裁可以给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以使其了解科技英语和文学英语的差异;对于科技类专业学生应该开设该学科的英语课程而不是笼统的科技英语;科技学科英语的重点是研究各学科的知识是如何通过语言构建和传播的。蔡教授的主旨发言系统地梳理了科技英语的界定、特征及理据,针对其不足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指出了科技英语的未来发展方向。

蔡基刚教授发言

图片/文字:徐天予

闭幕式

    精彩的九场主旨发言结束后,高原教授主持了闭幕式,对各位专家、学会成员及与会嘉宾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汇报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语言、文学与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方向,即科学话语研究、科技翻译研究、跨文化科技传播、文学与科学、学术语言能力评价研究。最后,高原教授预告了学会下一个学术活动,即将于2020年11月21日举办的“术语翻译专题论坛”,并宣布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语言、文学与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圆满结束。在此次大会中,两千多名专家、学者、教师、学生和相关人士齐聚云端,共话“新文科”背景下多学科的广泛交叉与深度融合之路,观点鲜明,视域开阔,极具现实指导意义,呈现了一场“新文科”背景下探讨和谋划学科交叉、平台搭建及人才培养的盛会。

与会人员合影

图片:曾锐

(统稿:徐天予; 记录:徐天予、余青青、马锐、任仕琦、王晓淅; 图片:曾锐、宋龙梅、徐天予、马锐、王晓淅;审校:李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