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12年年鉴

  • 日期:2016-08-10
  • 8446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一、工作综述

2012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团结全国科学技术史工作者,在促进科学技术史学科繁荣和发展、推动学科人才成长与提高、普及科技文化和知识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是中国科学史学科领域重要的系列国际会议之一,迄今已成功举办了12届,成为我国学者与国际同行展开学术交流与对话重要平台,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12年7月22—2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办、希腊开放大学承办的“第十三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暨中国科技史及其与希腊文明的相互影响国际会议”[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China(13th ICHS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Greek Civilization( ICCHS-IIGC)]在希腊雅典举行。中国科技史及其与希腊文明的相互影响国际会议是2010年11月10—12日为庆祝“世界和平与发展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科技史及其与世界其他文明的相互影响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Other Civilization, ICCHS-IIOC)的延续。

本届国际会议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驻希腊大使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部科技政策与能力建设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希腊国家委员会等单位的资助和支持。两个系列国际会议首次联袂举行而相得益彰,对于拓展中国科技史研究新视角、加强学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相关机构联系、促进中华文明与希腊文明交流合作研究、增强中国科技史学者在国际科技史界影响力、构架欧中科技史学者交流平台等,均有重要意义。该系列会议举行之际适逢中国与希腊建交40周年,从而成为双方建交纪念活动之一。会议主题是“文明交汇视野下的中国科技史研究”,议题包括:(1)文明交汇和科学技术比较研究;( 2)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医学研究; (3)传统技术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4)中国老科学家成长资料采集; (5)中国与希腊文明:科学技术与哲学领域的相似性与比较研究。会议共收到论文68篇,其中国外学者15篇。来自希腊、中国、美国、英国、瑞士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的近百名学者出席,其中中国学者59名,是历次同类会议中国学者出境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图1:第十三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与会代表合影)。

2012年9月22—23日,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9月22日下午,根据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关于同意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会换届的批复”(科协学发管字[2012]153号),学会换届领导小组召开工作会议,就理事会换届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形成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关于学会领导候选人选举细则”的文件,并在自愿提名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初步产生了拟提交理事会审议的第九届拟任负责人候选人名单。9月23日上午,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图2: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与会代表合影)。学会理事对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初稿、学会十二五发展规划、学会章程修改的说明、增设学会分支机构提案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会议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理事意见,并特别组织与会的常务理事就下届理事会拟任领导人候选人人选展开讨论,形成了包括一位理事长候选人、九位副理事长候选人、一位秘书长候选人在内的供理事会审议进行差额选举的候选人名单;学会理事就学会第九届理事会拟任负责人候选人进行无记名差额投票,选举产生了学会第九届理事会拟任负责人。学会秘书处将根据本次会议纪要开展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

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积极进取,推动学科交叉,为学科史发展探索新的思路和途径。2012年6月16-17日,学会科技史教学专业委员会与西南财经大学通识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科技史与通识教育”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全国科技史教学研讨会在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国际报告厅举行。2012年11月10—12日,学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三届青年技术史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12年8月20—31日,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是自1935年中国加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以来首次在中国举办,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3000多名天文学家齐聚北京,探讨和交流天文学前言和热点问题。学会天文学史专业委员会积极参与本届大会的筹备工作和进程,组织“中国天文学:传承与创新”专题展览,展示苏颂水运仪象台复圆模型,进行中国古代天文学特邀报告,参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学史(Commission 41)、天文仪器等专业委员会活动,邀请国外天文学史专家进行专题报告等(图3 中国科学院白春礼院长参观水运仪象台复原研究模型)。学会常务理事、天文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孙小淳研究员当选天文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席,学会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史与科技考古系主任石云里教授当选为天文仪器组主席。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积极支持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的顺利运行和发展。中国科协网站自2010年5月5日以来多次报告工程进展,并设立相应的专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管理办公室承担2010年度51个采集小组的项目管理工作;2011年,启动103个采集小组,办公室承担23个采集小组的项目管理工作和其他小组的学术咨询服务工作;2012年,再次启动100个采集小组,办公室承担31个采集小组的项目管理工作和其他小组的学术咨询服务工作。学会、“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管理办公室在“采集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科协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共同探索出颇具特色、富有成效的项目管理办法(编辑《通讯》、申请建立网站专栏、实行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签订“三方五家”合作协议等)。

2012年6月25日,学会推荐学会理事、科学文化专业委员会(筹)主任袁江洋研究员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候选人。袁江洋研究员参与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科协文化部分)”制定;参与中国科协“学科史”项目立项论证及其研究规范制定,合作承担“中国化学学科史”课题;参与“中国当代科学家学术谱系研究”项目研究规范制定,承担“中国当代化学家学术谱系研究”课题,承办中国科协2011年会“中国当代科学家学术谱系研究论坛”;承担中科院“重大原始科学创新的哲学基础”、“科学技术制度化进程研究”等项目;提出“元科学理论”、“实验的精致化进程”等哲学概念,阐述科学理论的建构过程。

2012年2月,学会地学史专业委员会汪前进研究员获得中国海洋大学经费支持,主持编撰《中国海洋科学技术史》(两卷本);项目计划于2014年2月完成(经费额度50万元)。2012年3月,学会接受中国天文学会委托设立《中国天文学:传承与创新》展览项目(经费额度136万元),具体负责经费的收集与管理;本项展览是国际天文学会联合会,为我国天文学界提供难得的宣传及展示自身成就与形象的机会。

2012年3月9日,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其闵行校区隆重举行(图5 )。学会副理事长关增建教授、学会常务理事钮卫星教授担任研究院的博士导师。

2012年7月28日—31日,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代表团访问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部(科技政策与建设能力处、执行办公室)、巴黎天文台和驻法大使馆科技处。

学会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刊物《中国科技史杂志》和《自然科学史研究》于2012年2月27日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于12月11日入选2012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图4) 

 

二、条目

 

【第13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暨中国科技史及其与希腊文明的相互影响国际会议在希腊雅典召开】

2012年7月22—27日, “第十三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暨中国科技史及其与希腊文明的相互影响国际会议”在希腊馆举行。7月23日,开幕式在雅典奥林匹克宾馆一楼会议厅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关增建教授和地方组织委员会主席、希腊开放大学卡尔迪斯(Byron Kaldis)教授主持,来宾有:中国驻希腊使馆临时代办赵丽蓉政务参赞、雅典市副市长普洛沃达斯、希腊开放大学校长科科西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希腊国家委员会主席Maria Ekaterini Papachristopoulou-Tzitzikosta希腊技术协会和希中商会代表。

赵丽莹临时代办在致辞中表示, 中国和希腊作为世界文明历史的发源地,历史上的科技活动曾经为人类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今年是中希建交40周年,这次国际会议在希腊举办具有特殊意义,为开展中希两国学术交流与对话搭建了良好平台,为中希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增添了新的内容。普洛沃达斯副市长和科科西斯校长等在致辞中祝贺会议的召开,对70余名中国专家学者与会表示热烈欢迎,衷心希望专家们能够利用此次机会,就中希两国古代科学成就及其相互影响做深入研究和交流,增进了解,畅叙友谊,取得丰硕成果。中科院科学史所副所长孙小淳研究员与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吴国盛教授分别致辞,预祝此次会议成功举行。

7月23—26日,此次会议安排了9个大会特邀报告和12个场次的专题研讨,领域涉及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科学哲学、科学思想、科学社会学、科技政策、天文学史、物理学史、技术史、农学史、金属学史、工程学史、中西文化交流与传播等。大会特邀报告人和题目分别是: 香港大学冯锦荣副教授的“史密斯与香港大学工程学院的建立”[C. A. Middleton Smith (1879-1951)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ngineering Faculty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吴国盛教授的“中国与希腊时间观的比较”(The Conception of Time in China and Greece: a comparative study),中科院科学史所张藜研究员的“当代中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The Project for Collecting Historic Data of Elderly Scientists’ Academic Growth and Research on China’s Modern Science),雅典大学莫萨斯(Xenophon Moussas)教授的“安提卡希拉装置研究的最新成果: 天文钟,月亮轨道与阿基米德”(Recent Results from the Study of the Antikythera Mechanism: Astronomical Clock, Lunar trajectory and Archimedes),孙小淳研究员的”为什么中国的北宋没有产生一个开普勒?”(Why Didn’t Northern Song China Produce a Kepler?),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阿莫格斯(Spyros Amourgis)教授的“古希腊城市规划与建筑: 当代民主式城市设计的基础”(Ancient Greek City Planning and Building: The foundation of contemporary democratic urban design),希腊国立技术大学卡拉斯曼尼斯(Vassileios Karasmanis)教授的“古希腊数学的公理化”(The Axiomatization of Mathematics in Ancient Greece),北京科技大学梅建军教授的“古代中国青铜技术的社会维度”(The Social dimensions of Bronze Technology in Ancient China), 瑞士苏黎世大学杰鲁兰诺斯(Stefanos Geroulanos)教授的“希波克拉底医学”(Hippocratic Medicine)。会议学术报告选题非常广泛,涉及众多新领域、新视角的研究成果,反映了目前中国科技史研究“百花齐放”的局面。希腊学者的话题尽管主要是关于古希腊的科学技术,但均试图与古代中国进行比较;古系腊技术研究协会(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Ancient Greek Technology)学者Natalia Papapetrou的“古希腊技术模型”报告引人入胜。地方组织委员会在会议室(Attica Hall)布置了“安提卡希拉装置展览”;中国学者在莫萨斯教授引导下开展了“雅典古天文之旅”步行考察活动,参观默冬天文台遗址、八风塔与水钟等古希腊文明遗址。

7月26日,在大会报告之后举行了闭幕式,卡尔迪斯教授和鲁大龙秘书长做了总结发言;会议组织者将编辑出版本届会议论文集,第14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暨中国科技史与伊比利亚文明的相互影响国际会议将于2014年夏季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孙小淳代表中科院科学史所向希腊方面赠送了礼品。

本届会议的成功举行,不仅在学术界受到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当地市民的兴趣。希腊国家电视台实地采访了孙小淳研究员,7月24日进行了新闻报道。中国驻希腊大使馆在会议期间不断接到关于此次会议的问询,7月26日中国驻希腊大使馆科技处官员梁学军先生为使馆网站提供了新闻稿。

(王莹  韩天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学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纪要

2012年9月22日下午,根据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关于同意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会换届的批复”(科协学发管字[2012]153号),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以下简称“学会”)换届领导小组召开工作会议,就理事会换届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形成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关于学会领导候选人选举细则”的文件,并在自愿提名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初步产生了拟提交理事会审议的第九届拟任负责人候选人名单。

9月23日上午,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举行。出席此次会议的理事和特邀代表有:艾素珍、陈凯歌、程伟、方在庆、冯锦荣、冯立昇、高晞、关增建、郭世荣、厚宇德、胡化凯、胡升华、姜振寰、李成智、李晓岑、李延祥、李艳平、廖育群、鲁大龙、梅建军、钮卫星、潘涛、曲安京、任玉凤、容志毅、石云里、孙小淳、谭德睿、万辅彬(吴致远代)、王昌燧(胡耀武代)、王大明、王思明(惠富平代)、吴国盛、徐泽林、杨舰、杨小明、姚远、袁江洋、张大庆、张志辉、郑乃章、钟少异、朱建平、朱进。其中理事40名,达到决议有效性的基本要求。学会秘书处财务人员张海泉、王红,秘书王莹、韩天琪列席了会议。

会议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吴国盛教授主持,理事长、自然科学史所廖育群研究员做学会工作报告。工作报告从学会组织学术会议、推动创新发展、促进期刊建设、落实发展规划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等方面总结了学会4年来的工作成绩,指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号召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努力推进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的发展。随后,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关增建教授对学会章程的修改做了说明,并向学会理事征求意见。

第二阶段由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胡化凯教授主持。主要内容是向理事会汇报增设分支机构的提案。理事、自然科学史所袁江洋研究员汇报“设立科学文化专业委员会”提案,鲁大龙秘书长代为宣读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白欣副教授提交的“设立力学史专业委员会”提案,常务理事、哈尔滨工业大学姜振寰教授汇报“设立工业遗产专业委员会”提案。理事会就汇报的提案展开讨论并发表意见;提案汇报人及时根据理事的意见进行了相应的补充工作。学会理事会建议各提案汇报人以“筹委会”方式开展后续工作。

第三阶段由副理事长关增建教授主持。常务理事、自然科学史所副所长孙小淳研究员做“第13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总结;鲁大龙秘书长宣读中国科协“关于同意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会换届的批复”,并汇报学会秘书处在学会理事会和中国科协“学会创新发展推广工程项目”支持下所开展的工作。

会议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理事意见,并特别组织与会的常务理事就下届理事会拟任领导人候选人人选展开讨论,形成了包括一位理事长候选人、九位副理事长候选人、一位秘书长候选人在内的供理事会审议进行差额选举的候选人名单。

最后,在副理事长、北京科学技术大学梅建军教授主持下,与会理事们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章程”、“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十二五发展规划”、学会分支机构设立进行投票,同时就学会第九届理事会拟任负责人候选人进行无记名差额投票,选举产生了学会第九届理事会拟任负责人:拟任理事长为孙小淳研究员,拟任副理事长为关增建教授、胡化凯教授、梅建军教授、张大庆教授和曲安京教授,拟任秘书长为鲁大龙博士。学会网站将公示“全国性学会拟任负责人推荐表”,欢迎学界同仁监督指正。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秘书处)

“科技史与通识教育”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全国科技史教学研讨会

2012年6月16-17日,由中国科技史学会科技史教学专业委员会与西南财经大学通识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科学史与通识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柳林校区国际报告厅举行。开幕式上,刘灿副校长代表学校致辞向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希望这次会议的召开能够促进高等学校科学史与通识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我校通识学院院长唐晓勇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科技史学会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哲学系吴国盛教授等知名学者主持了各议题的报告和讨论。

在连续两天的会议中,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台湾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科学史与通识教育、大学本科生科学史教学、科学通史与专业学科的结合、科技史专业研究生教学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展望了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发展方向、科学史进入大学通识课堂的前景,分析了当前通识核心课程和科学技术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与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在提升科学技术史与通识课程教学水平等方面形成了许多共识和良好建议,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我校科学技术史课程组教师在研讨会上介绍了西南财经大学通识核心课程和科学技术史课程的开设情况,并就如何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如何通过通识教育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传播科学理念、弘扬科学精神,与来自各方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人文学院部分学生也旁听了会议报告和讨论,从中得到了许多启示和教益。

(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第三届青年技术史研讨会

2012年11月10—12日,由中国科技史学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三届青年技术史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山西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科协等20余家机构的60多名师生参加了会议。本届会议主题为“中国技术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重点梳理20世纪以来中国学者研究技术史的学术历程,前瞻技术史研究的未来。会议邀请赵丰、苏荣誉、钟少异、冯立昇、李成智、姜振寰等六名专家围绕纺织史、金属史、文化遗产、航空航天史、西方技术史等学科方向各作1小时学术报告,并与参会师生进行两三个小时讨论,以使青年师生有充分机会与专家进行讨论交流。

钟少异研究员(中国军事科学院)的报告题为《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停滞、退化现象——以军事技术为例的几点思考》。该报告以中国古代弩和火器的演变史为例,提出技术史研究不仅应关注发展和进步,同时也应重视技术停滞和退化现象的个案与宏观研究,从文明史的角度加以分析。赵丰教授(中国丝绸博物馆)的报告题为《纺织科技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文献、实物与工艺》。该报告综述了20世纪几代纺织史学者在历史文献、出土文物、传统工艺等方面关注的学术问题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对于未来研究,赵教授认为应当格外重视古丝绸之路出土的各种语言的文书和国内外传统工艺的调查,在研究中还应关注染料、皮革等相关领域以及新的技术分析手段。李成智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报告题为《中国航空航天史研究回顾》。在报告中,李教授回顾了20世纪各研究机构及业余爱好者研究航空航天史的曲折历程,提出在目前研究中存在文献来源受保密限制、各机构合力较弱、建制还有待完善等问题,今后应着力培养学术人才,完善建制,内史与外史协同发展。冯立昇教授(清华大学)的报告题为《技术史与文化遗产——视界与应用的拓展》。冯教授回顾了文化遗产概念拓展和文化观念转变的历程,讨论了技术史与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强调工业遗产研究的重要意义,认为文化遗产保护是技术史应用研究的一个方向,未来技术史学家应积极参与“指南针计划”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国家项目。姜振寰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报告题为《国外技术史研究概况》。在报告中,姜教授综述了英、法、德、美、苏俄、日本等国家的技术史研究学派、代表学者、主要著作和研究特点,认为国外学者重视近现代技术史研究,擅长利用最新科技手段,强调交叉领域研究,热心技术史宣传等特点值得我国学者借鉴。苏荣誉研究员(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报告题为《中国金属史研究:回顾与前瞻》。该报告在明确金属史的概念、范畴与关联的基础上,回顾了金属史在西方、日本和中国的兴起历程,概括了金属史研究的参与者和研究方法,综述了从不同角度切入金属史研究的前辈学者及其学术贡献。在对未来研究的前瞻中,苏教授提出了尚待解决的冶金术起源、泥范传统、商代青铜来源、艺术表达与技术互动、块范法的消失等16个重要问题。在讨论环节中,与会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通过聆听专家报告和相互交流,青年学者对技术史各研究领域的现状、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学术问题和研究方法等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姜震寰教授代表技术史专业委员会作总结发言,充分肯定了此次研讨会对青年学者成长的重要意义,提出今后技术史界将通过举办研讨会、创办刊物等方式促进交流。张柏春研究员代表承办单位发言,认为此次会议以几个技术史分支为例,系统深入地研讨学术研究的历史,达到了与青年学者共同“温故知新”的目的。与前两届一样,此次会议的专家报告及讨论发言,将整理成正式文本结集出版,与学界同仁进一步交流研讨成果。

(陈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孙小淳当选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席】

2012年8月20至31日, 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大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期间,天文学史专业委员会(又称第41委员会)召开工作会议和学术研讨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孙小淳研究员在工作会议上当选第41委员会副主席, 任期2012-2015年。 该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共有8名成员组成,包括主席、副主席及6名理事。 孙小淳此前任该专业委员会理事。

第41委员会,建于1948年,研究天文学史和天文遗产的所有方面,包括从古代到近现代的天文知识和天文学发展史,特别鼓励和支持考古天文学的研究,同时注重天文遗迹、实物、仪器、档案的发掘与保护。第41委员会是IAU最大的专业委员会之一, 现有成员400多人,来自40多个国家。

(中国古天文联合研究中心)

【白春礼院长参观水运仪象台复原研究模型】

2012年9月5日,白春礼院长在视察国家天文台期间参观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与国家天文台、清华大学共同复原的水运仪象台1:3模型,并听取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孙小淳副所长的讲解。

北宋元祐年间(1092年)由苏颂、韩公廉建造的水运仪象台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巅峰之作,是我国古代天文仪器、机械制造和冶金技术等多方面成就的代表。计时器的发明是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因此也是科技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六十多年来,许多学者都曾围绕水运仪象台的复原结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对于其关键部件枢轮的“擒纵机构”,却基本都采用上世纪60年代英国人坎布里奇的“翻斗”模型。

200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孙小淳研究员与清华大学精密机械系唐晓强教授主持建立了“苏颂水运仪象台科学复原”项目组,经过近三年的研究、试验与制作,于今年7月完成了苏颂水运仪象台1:3复原模型。新模型的最大突破在于其舍弃了以往的“翻斗”方案,将受水壶固定于枢轮上。这种机械设计比“翻斗”方案更简单,也更符合原始文献的记载,同时大幅度提高了整个机械系统的稳定性与精度。整个复杂的结构只要调整“天权”部分,就可以实现系统的平衡和正常运行。

这台1:3的复原模型于今年8月份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第28届国际天文联合会大会上进行了展示,并引起了中外天文学家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与兴趣。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的天文学、力学、机械学的高度智慧。会后,这台1:3的水运仪象台复原模型将长期在国家天文台展示。该项目由国家天文台协调组织,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持研究,清华大学精密机械系、苏州天文站、开封市科学技术局等单位共同参与并协助,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目前,项目组正在为下一步进行1:1的苏颂水运仪象台复原进行准备。

(中国古天文联合研究中心)

 图4: 复原的水运仪模型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期间展示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成立】

2012年3月9日,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揭牌仪式在闵行校区隆重举行。研究院下设科学史研究中心、科学哲学研究中心、科学文化研究中心和杰出科学家研究中心,并将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展开紧密合作,在建设强大的科学史科学哲学学科的同时,逐步建成学校通识教育基地、社会思想库和国家智库。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江晓原教授表示,科学史系多年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的成立,为科学史学科打开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提供了更为理想的平台。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一定会不负众望,把这一沟通文理、独具特色的学科建设得更好,为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13年前的今天,在江晓原教授主持下,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

5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揭牌仪式出席代表合影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中国科技史杂志》和《自然科学史研究》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近日,我们收到《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编委会的通知,由本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办,本所编辑部编辑的《中国科技史杂志》和《自然科学史研究》双双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第6版)之自然科学总论类的核心期刊。

此前,《自然科学史研究》分别于2000、2004、2008年三次入编。《中国科技史杂志》分别于2004、2008年两次入编。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创办于1992年,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编制的,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计算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后确定,是国内影响较大的核心期刊之一。《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6版,从我国正在出版的中文期刊中评选出1980余种核心期刊,分属7大编73个学科类目。

【《自然科学史研究》和《中国科技史杂志》入选2012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近日,我所编辑部收到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来函:

根据2010—2011年“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论文综合评价数据和评审专家组评议,《自然科学史研究》和《中国科技史杂志》入选2012年版“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图6 《中国科技史杂志》入选2012年版“复印报刊资料”荣誉证书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编辑部)


图2: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与会代表合影(摄影者:罗凤河)

图3 中国科学院白春礼院长参观水运仪象台复原研究模型)

上报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联系人:韩天琪

联系方式:57552517

Email: angel.han_1988@yahoo.com.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邮编:100190